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 | B.平原 | C.盆地 | D.丘陵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 |
B.凉亭与村庄的最大高差约为125米 |
C.甲、乙、丙河段流速最快的是乙段 |
D.晴朗的白天,甲处人们可以看到凉亭 |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长江三角洲城镇中:
A.南京与宁波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种类最齐全 |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D.基础设施网络是由铁路和河道构成 |
该区域:
A.农业现代化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
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C.城镇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扩大上海城市规模 |
D.人员、物资和信息的交流都依靠交通运输 |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A.仓储物流中心 | B.高档住宅小区 | C.中心商务区 | D.休闲度假村 |
下图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
A.①处地震时太阳直射点南移 | B.②处震级最高,震源最深 |
C.③处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 D.④处地震时可能引发海啸 |
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 B.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
C.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 D.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 | B.低压中心,4—5月 |
C.锋面,6—7月 | D.反气旋,7—8月 |
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
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 B.乙地狂风暴雪 |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 D.丁地雨过天晴 |
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