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 D.《辛丑条约》 |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 A.太平天国 | B.戊戌变法 |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
对中国近代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
|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
| C.维新变法思想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
|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A.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