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散、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
B.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
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 |
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 B.“另起炉灶”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一边倒” |
在《西方文明史》中,称孙中山组建的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遵循着三项纲领,(1)民族独立(2)民主政府(3)社会正义。其中的“社会正义”是指
A.“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B.“(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C.“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
D.“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 |
下表反映了1937-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 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
C.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 | D.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