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国家工商总局评审,宜城“流水西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炎炎夏季,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瓜农为了让种植的大棚西瓜又大又甜,多施加有机肥,原因之一是有机肥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释放出_________气体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2)西瓜叶片细胞含有能量转换器——          ,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使西瓜清爽可口.
(3)现有甲乙两个品种的西瓜,将甲嫁接到乙上成活开花后所得果实的性状最接近_________品种.
(4)西瓜的性状形形色色.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_________

A.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 B.大个西瓜和小个西瓜
C.西瓜皮的有条纹和无条纹 D.甜西瓜和薄皮西瓜

(5)西瓜的果肉有红色和黄色之分.若用R来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两株西瓜杂交,从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以推断_________ 是隐性性状.试写出表中子代西瓜中红色果肉的基因组成_________

亲代
子代
红色×红色
红色、黄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哪些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写标号):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时,在④所示的结构中,___________的变化最明显。
(3)西瓜中所含的大量糖分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部分。
(4)能制造有机物的是标号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
(5)结构⑥中所含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的叶绿体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

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小军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小军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4)小军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材料二:水稻丛矮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丛矮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三: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良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请分析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
(2)材料二说明了
(3)材料三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 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图中没有画出的非生物成分包括 ;该生态系统中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 。(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鱼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池塘中影响鱼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没有他们,消费者就失去了
(3)如果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凶猛肉食性的大黑鱼,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一段时间后,该池塘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 状态。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作用。
(5)该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类型中的 (选填“陆地”、“水域”)生态系统。

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2)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3)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4)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