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
(2)t3℃时,甲、乙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 |
B.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
D.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现有①铁粉;②液氧;③海水;④洁净的空气;⑤氧化镁;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奇妙的化学王国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这些数字在化学符号的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请你试着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SO2 ;
(2)Fe2+ 。
用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空: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氖气。
(1)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2)能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 。
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为
A.KMnO4 | B.Na2SO3 | C.CuSO4 | D.Cu2S |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和红磷一样发生的是相同的反应,不同的是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 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