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 |
醋酸晶体试管内 (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
(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3)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 |
两试管中均产生(4)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5)(填元素符号)。 |
![]() |
E试管中产生 (6)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7) 。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 (8) (填化学式)。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
(3)若用装置C收集 ,气体应从 端进入(选填“a”或“b”)。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某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请从如图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接口字母连接顺序为 (连接顺序全对才得分)。
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序号,下同)作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①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 时,装入块状石灰石的操作方法是 ;
②收集 不选用C装置的理由是 。
(4)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的 (选填a或b)端进入,收集到的氯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可以制备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除去制得的 气体中混有的杂质,可用饱和 溶液洗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A、B装置组合制取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 的质量和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若要对B装置收集的 验满,带火星的木条应置于 端(填“b”或“c”)。
(4)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H2,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电解水也可制得H2,装置如图D,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f”或“g”)。
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和
猜想三:
【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实验步骤与现象】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
1 |
取1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 |
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 |
|
2 |
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 |
溶液变红 |
|
3 |
向步骤2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 |
【实验分析】
(1)实验人员根据步骤1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 。
(2)解释步骤3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 正确。
【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