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所指仪器名称:a ⑴ ;b ⑵ 。
②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Ⅰ ⑶ ;Ⅱ ⑷ 。
③写出实验室选用A和E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⑸ ,该反应类型 ⑹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⑺ (填序号)。
Ⅰ.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Ⅱ.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焰心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Ⅲ.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Ⅳ.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④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⑻ ;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 ⑼ (填序号)。
Ⅰ.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Ⅱ.减慢液体滴加速度
Ⅲ.加热反应物
Ⅳ.降低液体反应物浓度
B装置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 |
长颈漏斗 |
小试管 |
锥形瓶 |
装置内的药品 |
⑽ |
大理石 |
(11)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
(12) |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NaCl和HCl
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 ;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 |
|
猜想一成立 |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 ,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 ;
(2)写出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是保证化学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关键,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某酸溶液的pH,测定的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一些水的目的是 ;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在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实验操作均正确,所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各实验步骤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过滤操作中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
(2)实验室可加热KMnO 4固体制取O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写出一种即可).
(3)实验室可用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若选用C装置,其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此时Zn粒应放置于 .
(4)实验室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选用C装置,能否体现其优点并说明具体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