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同样的太阳光照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小明想:是不是沙子和海水吸热升温快慢不同呢?于是他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和海水带回家进行探究。
小明在两个相同玻璃杯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用一个100W的白炽灯同时照射它们,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不同时刻的温度值。记录的数据如下所示。
照射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
温度/℃ |
海水 |
31.0 |
31.6 |
32.1 |
32.5 |
32.8 |
33.0 |
33.1 |
沙子 |
31.0 |
32.5 |
33.8 |
34.8 |
35.8 |
36.0 |
36.3 |
(1)小明探究的物理问题是什么?
(2)小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已经画出了海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在同一方格纸上画出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分析小明探究中收集到的数据或根据数据画出的两个图像,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2)小明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小明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烧瓶中铜丝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电阻.
(1)实验中两金属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 反映出来的.
(2)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A、B两烧瓶中需装入初温相同、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同种液体.
(3)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的主要理由是 .
A.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煤油的密度比较小
C.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 D.煤油的热值比较大.
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物质名称 |
密度/(kg |
银 |
10.5×103 |
铜 |
8.9×103 |
铁 |
7.9×103 |
铝 |
2.7×103 |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 g;
(3)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入已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V= 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由下面密度表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用 做的.
如图所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
(2)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比较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1 |
2 |
3 |
4 |
5 |
6 |
弹簧伸长量△L/cm |
0 |
0.40 |
0.80 |
1.70 |
1.60 |
2.00 |
2.40 |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做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