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黔东南州)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5 |
朝上 |
4.9 |
2 |
水 |
5 |
朝下 |
4.9 |
3 |
水 |
5 |
朝侧面 |
4.9 |
4 |
水 |
10 |
朝侧面 |
9.7 |
5 |
水 |
15 |
朝侧面 |
14.6 |
6 |
酒精 |
15 |
朝侧面 |
11.8 |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电键S发现小灯L不亮,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为检测故障,现提供完好的电压表V、电流表A和检测小灯L'作为检测工具,要求在不拆除原电路的条件下,选择其一连接AB或BC两点之间。
① 检测过程中不会导致电源短路的工具的是:(16);
② 只连接一次就能够检测出故障的方法是:(17)。
某实验小组同学发现,漂浮在不同液面上的实心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不同,于是他们猜想: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可能会对漂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影响。
为验证猜想,他们选用了若干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和足够深的不同液体进行实验(实验时物体均能漂浮在液面),并将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实验 序号 |
物体密度 (千克/米3) |
物体体积 (厘米3) |
液体密度 (千克/米3) |
浸入液体体积 (厘米3) |
1 |
0.4×103 |
15 |
1.0×103 |
6 |
2 |
0.4×103 |
20 |
1.0×103 |
8 |
3 |
0.4×103 |
25 |
1.0×103 |
10 |
表二
实验 序号 |
物体密度 (千克/米3) |
物体体积 (厘米3) |
液体密度 (千克/米3) |
浸入液体体积 (厘米3) |
4 |
0.6×103 |
15 |
1.0×103 |
9 |
5 |
0.6×103 |
15 |
1.2×103 |
7.5 |
6 |
0.6×103 |
15 |
1.5×103 |
6 |
表三
实验 序号 |
物体密度 (千克/米3) |
物体体积 (厘米3) |
液体密度 (千克/米3) |
浸入液体体积 (厘米3) |
7 |
0.8×103 |
15 |
1.0×103 |
12 |
8 |
0.8×103 |
15 |
1.2×103 |
10 |
9 |
0.8×103 |
15 |
1.5×103 |
8 |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密度相同的
实心物体漂浮在同种液体中,(11)。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密度和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浸入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漂浮在同种液体中,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密度成正比。
④ 实验小组同学对表一、表二、表三中2、3、4列数据进行了一定的运算,并结合相关条件,可得出的进一步结论是:
(a)当(14)时,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b)当(15)。
小华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不变,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小灯标有“2.5V”字样。小华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发光较暗。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则他在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问题是(9)。经过思考,小华重新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仍与图所示一致。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小灯正常发光,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12.5欧。求:小灯的额定功率P额。(10)(需写出计算过程)
小华“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B的焦距为50厘米,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①若要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5) 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厘米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6)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②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厘米刻度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厘米到40厘米刻度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厘米到30厘米刻度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厘米刻度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7) 的 (8)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