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请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
邱红波
①一个男子喘着粗气跑上楼,“哐当”一声推开门,把我们办公室里的人都吓了一跳,他怔怔地站在门口,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失态。
②“你找谁?”有人问。“我……”男子吞吐说,“我想要杯热水。”此话一出,立刻激起了公愤:“出去,我们这里不卖水!”几个声音同时喊着,男子被声浪轰退了好几步,他正欲解释什么,“出去出去”的声音却连绵不绝,压得他什么也说不出,只得落寞地转身,垂头走了出去。
③我注意到男子忧郁的眼神,我很想知道,他为什么会鲁莽地冲进一间办公室,只为了一杯热水。为了不至于和房间里的愤怒气息对抗,我从电脑桌前轻轻站起来,追了出去。
④在楼梯转角处,我叫住了男子,问他要水的理由。男子告诉我,他正和父亲走在街上,突然父亲胸口绞痛,老毛病又犯了。他父亲随身带着药,可因为胃寒,必须要就着热水吞服,情急中,男子才跑进最近的办公楼,他所有的希望只是一杯热水。
⑤我转身回去,从饮水机上倒了一杯热水给男子,接过水后,男子对我千恩万谢。我觉得这样的感激过了,不就是一杯水么?可他说出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不仅仅是一杯水,让我万分感激的是,你给了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
⑥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要求,可在我们的社会里,却几乎变成了一种奢望。
⑦当我忘带钥匙,卡在自己单元口的铁门前时,我按了邻居家的门铃,希望他们能帮我开门,可没人等我把话说完,就匆匆挂掉了话筒。我想说,我住五楼,名字叫某某,却没人给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我去陌生的单位办事,我不是百事通,如果找到不合适的问询者。对方会用极不耐烦的话语或眼神逼我离开。我想说,我奔波了多次,我找得好苦,我的家人处在危难中,或者我带着全部的希望来到此地,但在多数情况下,我等不来一个机会,只是听我说说理由的机会!
⑧一个贸然进入办公室要水的他,一个被铁门挡在楼外的我,或者是一个来回奔波只为了打听到一条信息的你 ,多么希望,有人能不那么愤怒、和颜悦色地问:“告诉我,为什么你会找到我?”即使他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但至少,他给了一次机会,让我们能不那么踌躇、那么战战兢兢地说出理由。
⑨听别人去陈述理由,也许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可那一分钟,_____________。
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三件事,并指出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
在第②段中找出一个运用精妙的词语,并说说好在哪里。
第③段画线句中出现了“他、我、你”等多种人称,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全文补充结尾。
可那一分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陋室铭》再读
①《陋室铭》的作者,从来标明是唐刘禹锡,但也有人考据出来,说不是他的作品,因为未曾收进最初编成的他的集子,故而存疑。但不论是谁的文笔,能用八九十个字,写出这番精粹、凝练、余味无穷的意境,是不由人不折服的。
②中国是散文大国,汉魏以来,迄至明清,有别于诗赋的散文文体,巍然为文学的主流。例如唐宋八大家诗歌的成就,固然千古吟唱,家弦户诵,但他们更以著作论述的笔墨,在文学史上占得一席荣耀的位置。一般提到韩、柳、欧、苏,都是先想到他们的文章,然后,才是他们的诗篇,就足以说明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分量。
③刘禹锡在唐诗人中是较有影响的一位,诗胜于文,文章除了这篇《陋室铭》,余者寥寥。他历仕顺宗、宪宗、文宗、武宗,曾为王叔文党,玩过政治。不过他玩得不甚成功,为“八司马案件”的主角之一,被流放连州。相反,艺术上倒很有成就,以诗名闻世。诸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等名句,直到今天,犹传唱不已。十年“文革”期间,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是经常被“革命小将”引用的。但他(姑且认为是他作的)这篇不足百字的极短散文,却是千古绝唱,可一而不可二,再无超越之作了。
④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需要铺陈,更需要缩略;需要丰满,更需要删削;需要感情奔放,更需要字斟句酌。所以,散文写作中的优选萃取能力,是最能表现作者功力的所在。放比收要容易,简比繁更困难,像《陋室铭》这样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还具有文采;言简意赅,思路明确,能耐人回味;情景交融,盎然有趣,若身临其境;远有榜样,近有自勉,具乐观精神;不足百字,从室陋与德馨的统一中,写出知识分子“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性情;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逃避庸俗,追求自我完善的心态,实在是一篇难得的散文。
⑤古今文章,谈物质与精神者固多,但短得如《陋室铭》者,却分外少见,学其为文之精,值得一读。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里,物质固然非常重要,精神更应不懈追求。学其为人之本,更具现实意义,就更值得一读再读了。大家抱定室无妨陋、可以陋,而德却必须馨、必定馨的宗旨,个人一定会少却许多烦恼,世间一定会少却很多丑陋。
⑥散文与诗一样,易写难工。写散文的作者很多,能写出好散文的作者甚少。自己说好,或雇两个评论之辈说自己好,是作不得数的。尤其,像《陋室铭》这样谈精神与物质关系的命题,或者还可以引申为研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主客观世界辩证关系的文章,放在别的作家手里,绝不是能用这八十一个字可以完美地表现出来的。
(李国文/文)再读《陋室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第②段作者论述“中国是散文大国”的目的何在?
结合第④段,概括《陋室铭》的难得之处。
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再读《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
再读《陋室铭》,你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中读出了什么?
(二)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节选自《绿》)作者对梅雨潭绿的总体感受是:。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吸引”好不好,为什么?
如何理解选文最后一句中加点的 “女儿绿”?
作者写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绿壁,西湖、秦淮河的波,有何用意?(2分)
文段中先称梅雨潭绿为“她”,后来又称为“你”,这种人称的转变,有何表达作用?
选文的语言有三美:绘画美、动态美和音乐美。请从动态美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题。
一个乞丐很早就上路了,当他把米袋子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你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个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她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乞丐为什么“一下子停住了脚步”?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想要把露珠吞下去。 | B.为自己的“可怜”而感到自卑。 |
| C.被露珠的生活态度所震撼。 | D.对露珠所起的伟大作用持怀疑态度。 |
通过对露珠的语言描写,你感受到了露珠的哪些品质?
揣摩结尾处乞丐的心理活动,请你用第一人称对此时此刻乞丐的心理进行描写。
(一)阅读《请你记得歌唱》,完成题。
请你记得歌唱
(1)因为一次医疗事故,他在四个月大时成了聋儿,在母亲竭尽全力的教导下,他终于理解了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并慢慢学会开口说话,普通话说得甚至比一般孩子还标准。
(2)可是一进学校,他的助听器还是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好奇。有时他听不清楚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也会招来哄堂大笑。这一切都让他很沮丧,他恨不得把助听器摔烂,再也不去学校。
(3)母亲很安慰他,他不听,哭着问:“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母亲回答,他是医生一针给打聋的。他哭得更厉害:“我恨他,我要找他报仇!”母亲难过地别过头:“找不到了,就是找到了,你的耳朵也是这样了。”
(4)他只能接受现实,并比其他同学更努力。小学时的听写课,同学们只需记住单词,他还要记住单词的次序,老师嘴巴动一个, 他就写一个,同样拿了满分。他甚至报名参加北京市、区中小学生朗读比赛,第一次上台吓得双腿发抖,怕自己吐字不清晰,或者忘词。望着众多正在注视他的听众,他终于鼓足勇气开口,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5)努力终于总有回报,他一直是学校骨干,并且日益自信起来。
(6)可是,因为是聋儿,仍然有尽了努力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譬如音乐课的考试。那天音乐课下课时,老师说:“大家都准备一下,明天考试,要唱《歌唱祖国》。”其它的同学都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他却犯难了。他一直不大会唱歌,难以把握节奏。回家后,他愁眉苦脸,母亲就一边弹钢琴一边教他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他的嗓子都嘶哑了,但是还是跑调。节奏很对,但他完全是在“说歌”,一个字一个字无比认真地说。母亲摸摸他的头说:“考试时你就这样唱吧。”他说好。母亲又严肃地叮嘱道:“可能大家会笑,但是你自己不能笑,坚持把歌唱完。”
(7)第二天音乐考试,轮到他上台了。他舔舔发干的嘴唇,跟着节奏开始“唱”歌。他刚一张嘴,教室里的同学己经笑翻了天。他不理会,在笑声中仍然继续自己的歌唱。他就这样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把歌“唱”完。
(8)教室里不知何时己经安静了下来,他突然发现,同学和老师的眼睛里都有些亮晶晶的东西。接着,他看到了同学们在使劲的鼓掌。
(9)他就是梁小昆,曾多次参加专题电视节目制作,是电影《漂亮妈妈》中郑大的原型。时下他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摄影界己经小有名气,而且前不久刚在北京“东方新天地”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摄影展。
(10)至今,梁小昆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去卡拉OK,必唱无疑。他并不避讳自己的跑调,但求能够唱出个性。他深信,不管歌声是否动听,歌唱,首先是一种态度,包含着努力、尊严、坚持和快乐……
(11)在失败的时候,你仍有歌唱的勇气吗?在绝望的时候,你还会记得最爱的歌词吗?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记得且唱且行吗? 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文中第5节“努力总有回报”指什么事,第6节“仍然有尽了努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又指什么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5节“努力总有回报” 与第6节“仍然有尽了努力而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两句话矛盾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8小节的划线句表达了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中的“歌唱”仅仅指的是音乐中的歌唱吗?它还包含哪些内容?(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不论成功或失败的时候,你还会记得你心中最爱的歌词吗?结合你的一次成功或失败的亲身体验,并记录下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或几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有哪几种形式?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①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②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①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②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