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NaOH与盐酸的反应,同学们用以下试剂设计不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试剂:镁条、蒸馏水、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等
(1)小明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振荡,红色褪去,可推断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小刚取体积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向甲中先加1 mL水,充分混合后再放入镁条,向乙中先加入1 mL 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再放入镁条。观察到________,可推断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3)小华利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分别测定几种试剂的导电性,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序号 |
A |
B |
C |
D |
试剂 |
蒸馏水 |
稀盐酸 |
NaOH溶液 |
NaCl溶液 |
电流强度/mA |
约为0 |
0.09 |
0.09 |
0.09 |
查阅资料:
I.溶液中若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就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
II.相同电压下,等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越多,电流就越大。
①对比实验A、C的数据,可推知NaOH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含有自由移动的 和 (填化学符号)。
②实验B、D中电流强度相等,说明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__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③各取10 mL NaOH溶液于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 NaCl溶液和10 mL稀盐酸(所得混合溶液体积均约为20 mL),测两种混合溶液的导电性,电流示数依次为I1和I2。根据I1________ I2(填“>”、“<”或“=”),也可推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锌、铁、钙、硒等。
(1)紫薯中维生素(填"A"或"B"或"C")可预防坏血病;
(2)紫薯中还投入一种能给人体供能的营养素是;
(3)紫薯中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则下列说法中下列的是。
A.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 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中子
C. 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显-2价
请从指定的
五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
(1)金属元素;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中和反应。(写一个)
(8分)(1)下图所示a、b、c、d四个点,表示可燃物容易着火的点是点(填字母序号)。
(2)请根据下列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
参加反应的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分子个数比为,生成物中单质分子与化合
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3)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不含催化剂)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所得固体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则反应中已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4)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甲图中R物质在室温(20℃)时的饱和状态为D点,40℃时的饱和状态为A点,现将甲图中的R溶液从A状态变到B状态,请设计并简述两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途径:
a.、 b.; c.A状态由两种不同途径变到B状态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填“是” 或“否”)。
②乙图是表示M、N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 M、80g N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a.只有N析出晶体; b.M、N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只有M析出晶体: d.M、N均有晶体析出: e.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1)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混合后质量均为
):
①甲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
,请解释原因,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
②乙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
,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2)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I) |
(II) |
(III) |
(IV) |
|
现象 |
紫色纸花变红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
分析 |
①实验(III)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②通过实验(I)、(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一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 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