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为20 g时对应的温度为 ;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 |
过滤是一种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1)下列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B.食盐和白糖的混合物
你不选择另一选项的理由是。
(2)在过滤的操作要注意哪二低,。
(3)若过滤后所得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氯原子。(2)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璀璨夺目的钻石。(4)三个亚铁离子。
(5)能够形成酸雨的一种气体污染物是。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
(3)该示意图中共有种分子。
(4)该反应中有种单质。
(5)从该微观模拟图能得出的规律是。(只写一条)
2012年11月,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引发食品安全领域的地震,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6O4,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
(1)塑化剂是。(填氧化物或者化合物)
(2)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一个塑化剂分子由个原子构成的
(4)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整数)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③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填序号,下同)并收集氧气装置,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文字表达式为: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并震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掉不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乙图中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