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为保证君权独尊,唐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以尚书台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 B.起用布衣为相,近臣参与军国大事 |
C.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 | D.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 |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
A.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 B.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
C.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 |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朝鲜战争的影响 | B.战后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
C.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 D.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
“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因为该计划主要
A.促成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 B.导致世界政局不稳定 |
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D.造成了德国分裂 |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 B.农业合作化 |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D.科技技术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