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