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
|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
|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
|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
下面是1978-2008年我国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变化表,该数据表明()
| A.我国的对外开放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 B.出口产品结构经历了由农副土特等初级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
| C.改革开放前我国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原料产地 |
| D.我国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经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作者最想表达的思想是()
| A.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B.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 |
| C.工业革命的弊端大于它的有利方面 | D.工业革命使城市化速度加快 |
隋唐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也是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时期。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我国农耕中开始大量使用铁犁 |
| B.战国时期开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 |
| C.西汉时期发明了适合水田耕种的曲辕犁 |
| D.翻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 |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此话表明这两种政策的实质是相同的,它们的相同的实质是()
| A.是美国争霸世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
|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 D.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
西方人有一个说法,叫做“墨菲效应”,你走错了第一步,就会不自觉也会再走错第二步,倒霉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祸不单行。历史选择一旦错误,就会产生连锁效应。甲午战争的失败,恰恰是中国“墨菲效应”的开始。下列有关甲午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
| B.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的确立 |
| C.中国失败是因为与日本实力相差悬殊 |
| D.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