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③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④集镇和夜市的兴盛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④③ |
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
B.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
C.以理性主义思想来观察社会现状 |
D.号召广大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他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该是()
A.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 |
B.顾炎武《日知录》 |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