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
|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
| 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 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
| 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多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为解决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带来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设立中朝②设置节度使 ③设立通判④实行推恩令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④ |
秦王嬴政谴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 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
| C.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 | 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 |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