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09月22日《农民日报》“秋雨绵绵落华西”——2014年9月7日以来,一场接一场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陕西等地迎来今年时间最长的一次降水过程,局地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陕西当地俗称“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之说。
雅安气候资料:表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气温 |
6.3 |
7.7 |
11.6 |
16.8 |
20.8 |
23.3 |
25.1 |
24.9 |
21.0 |
16.7 |
12.4 |
7.8 |
平均降水 |
20.8 |
31.9 |
50.9 |
93.0 |
129. 4 |
181.0 |
369.5 |
433.6 |
206.6 |
98.3 |
56.5 |
20.9 |
降水天数 |
13.3 |
16.1 |
18.6 |
17.8 |
19.1 |
19.3 |
20.1 |
18.8 |
20.8 |
20.4 |
16.3 |
12.6 |
材料二 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
(1)根据表格描述雅安气候特征
(2)据图甲、图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3)简述华西秋雨对四川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下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Q所在农业地域类型是。R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有和(各填一种)。其最大特征是古老性和特有性,原因是什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纬线A为,它从非洲中部穿过;本区大部分处于纬线B和C之间,因而温度较。(4分)
(2)图中A附近受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降水,因而形成①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a或b)(5分)
(3)图中②为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两季;图中③代表气候。
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3)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纬度、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
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质构造是,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d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3)图中④箭头表示;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增强或减弱),这一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
(4)图中甲、乙两处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处。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会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和。
(3)此时“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4)如果再过165天,太阳直射北纬15°,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5)此时,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向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