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圆眼与棒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雌蝇和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圆眼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基因t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在另一次实验中,让亲代一只纯合圆眼雌果蝇与-只纯合棒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则由此可以判断基因T、t位于 (填“X”或“常”)染色体上,F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不考虑灰身与黑身这对性状)。
(3)摩尔根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白眼的遗传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从而得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来又通过测交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摩尔根运用的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 ,测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基因用R、r表示)。
(4)某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草本经济植物,其花色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全为红色,在该种植物的一个大型种群中,发现一株白色雌花,若已知该变异为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某学生为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并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步骤:
①根据突变植株的表现型确定则该突变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②让该白色雌株与红色雄株杂交,得到F1,选F1中 作父本, 作母本杂交得F2。
③观察F2植株花的颜色,并统计。
④实验结果及预测:若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 ,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几种方式示意图,请回答:
⑴图中A表示方式,B表示方式,C表示方式。
⑵在K+、O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⑶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下图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胰蛋白酶原的大体过程,清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是[],对酶原颗粒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⑵胰蛋白酶原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填标号)
⑶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提供。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一淡水池塘中捞取了一些植物,做了一下几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⑴将捞取的植物放入含18O的水中培养,并用透明玻璃罩住,给予光照,发现罩内空气至含有18O2,你认为其来自该植物的(生理过程)作用。
⑵将该植物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图(如图),经仔细辨认可以看出,该图是细胞,判断的理由是含有[]。
⑶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是[]、[]和[]。
清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该化合物中有个肽键,编号是。该化合物称为
⑵该化合物由种氨基酸构成,导致氨基酸不同的基团编号是。
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不久就萌发了。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 |
时间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萌发的种子 |
0 |
8 |
16 |
23 |
9 |
34 |
蚯蚓 |
0 |
4 |
8 |
11 |
13.5 |
15.5 |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2)该实验能否说明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放后容易发热,其热量来源于自身细胞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呼吸所释放的能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①实验原理: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的相对值可用温度计测量,散热越多,温度上升得越多。
②实验材料和器具: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消过毒的温度计和棉花,加热煮沸过的烧杯等用具,0.1%的高锰酸钾溶液、酒精灯等。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同样大小消过毒的透明保温瓶,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刚收获的小麦种子若干,均分成三份,分别做三种处理:一份________,放入A瓶中;一份用________________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B瓶中;一份用清水浸泡后直接放入C瓶中。
第三步:在三个瓶中插入温度计并用棉花把瓶口塞紧,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第四步:将三个瓶放到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说明小麦种子堆中的热量来自种子自身呼吸及其携带的微生物的呼吸所释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