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给定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和公式可以测量滑块在A、B间运动时的加速度。请你在给定的方框中设计一个记录两个物理量数据的表格,记录次数为5次。在表格中标明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
当上式中的()保持不变时,a是m的一次函数。该同学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
。为了保证实验中(
)不变,在改变m时,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
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处
(2)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处
(2)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s
甲乙
(1)vD=_____m/s,vC=________m/s,vB=________m/s
(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_.
(3)将图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回答1个).
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正碰后分别落到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并留下痕迹。若分别测得: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100%=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