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10-20千米,以快速交通网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
①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②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③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④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位于该城市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

A.粮食供给基地 B.改善城间环境
C.缓解海水入侵 D.提供生活水源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题。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丁→丙
C.丁→甲→乙→丙
D.丁→甲→丙→乙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数据。(注: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3
70
129
241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35
3503
934
963

表中四个国家耕地在国土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从表中资料来看,粮食压力最小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读“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题。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 C.服装制造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