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沿36°N纬线所示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下图),判断下列各题。①地与②地之间的海域是( )
A.北海 | B.台湾海峡 |
C.日本海 | D.英吉利海峡 |
下列地理特征,符合②地所在国的是( )
A.由于多山地,农业非常落后 | B.由于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 |
C.由于纬度高,冬季非常寒冷 | D.由于地处海岛,交通极其不便 |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题。四个地区中出生率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北纬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
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地球上每跨一个纬度的经线长度约为110km)
A.62°N~68°N | B.52°N~58°N |
C.50°N~54°N | D.52°N~62°N |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 B.保持不变 |
C.逐渐降低 | D.变化无序 |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
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 B.江南丘陵 |
C.刚果盆地 | D.西欧平原 |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题。“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植被遭到破坏 | B.地下水位下降 |
C.降水异常减少 | D.温室效应加剧 |
“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
C.施用化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