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题。“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 B.地下水位下降 |
| C.降水异常减少 | D.温室效应加剧 |
“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
|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
| C.施用化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
|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25-26题。
| 1. |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 2. |
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
|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
|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
| D.青稞、小麦、水稻 |
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问题。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 B.a 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
| C.b 坡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 D.b 坡是向阳坡,a 坡是迎风坡 |
当下图中地区为低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阴影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②阴影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炎热多雨
③亚欧大陆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④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②③
读下列等高线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17-20题: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
|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丙甲乙丁 | C.丁乙甲丙 | D.丙丁甲乙 |
四图中不可能有河流的是
| A.甲丙 | B.乙丁 | C.甲乙丙丁 | D.以上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