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度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爱到欢迎。
材料二:文艺作品虽是“一朝分娩”但必须“十月怀胎”。它不仅需要创作前漫长的积累与构思,更需要创作时的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当前,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重技术、轻艺术等不良倾向严重。对此,我们必须站在文化自觉的高度,坚决抵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出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优秀作品?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矛盾观点分析必须站在文化自觉高度坚决抵制不良倾向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幸福”可谓是其中一大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共识。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共享幸福”这个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体味幸福】
2011年2月下旬以来,利比亚局势急剧动荡,武装分子袭击我机构和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内各部门、军队、地方政府、中资企业和驻外使领馆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1年3月2日,不到10天的时间,在距离北京9000多公里之外,中国海陆空三路并进,35860名在利比亚中国公民胜利安全撤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固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堪称奇迹,举世赞叹。
(1)、身处危局而被祖国接回家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他们感觉是最幸福的人。结合上述材料,你从利比亚中国公民回家的幸福感中能感悟出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缔造幸福】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江苏省Z市市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Z市”的目标。
(2)运用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各级党委怎样建设“幸福Z市”?

实践探究题:(14分)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核辐射造成恐慌远超地震。这一恐慌还引发了中国的一场抢盐大战。网上各类信息流行:“请大家都别抢盐了!早起,穿冒牌运动服出门,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和瘦肉精的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饭后,在地摊上买本盗版小说盗版光盘,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了...辐射!哼哼......算球!......”这条信息可能有人认为是在搞笑,但也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每一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给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也给国家经济秩序造成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某校高二学生准备开展一次围绕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活动。
(1)请你为此次调查活动拟一个主题。(2分)
(2)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此次调查的相关资料?(至少列出3个,3分)
(3)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列出3个,3分)
(4)在调查中,你如何结合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给食品生产者进行食品安全宣传?(6分)

为了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精神风貌,也为了能够更好的认识并拥护中国共产党,某校高一(1)班学生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分小组搜集资料,展开探究。(15分)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一起】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13亿人民在一起。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一起,寒夜中有了温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灾难袭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心系灾区,果断决策、科学调度,托起生命至上的蔚蓝天空。
(1)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同人民在一起?(6分)
【共产党和政协委员在一起】
2010年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讨论现场,与委员们共商国是,并听取部分委员发言。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他强调:“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政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内容?(5分)
【共产党和少数民族在一起】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使各族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切实防范和打击“藏独”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3)结合材料说说中学生应如何响应中央号召维护西藏稳定。(4分)

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6分)
(2)结合材料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6分)
(3)结合材料,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至少三点)(6分)
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