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了酸、碱、盐后想探究它们之间的性质,他们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C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龙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小江同学认为溶质是Na2CO3,小美同学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你认为溶质是                        
【过程与评价】:
(1)小江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滤液C中溶质是Na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小江同学的评价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
(2)小美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C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滤液C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小美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同学们的实验证明,小江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③样品中含有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

“结论2”不正确

某同学用A、B、C三个烧瓶分别按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设环境温度和压强保持不变),结果如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时间/天
0
0.5
1.0
1.5
2.0
2.5
3.0
A瓶(干燥的铁丝)
0
0
0
0
0
0
0
B瓶(沾了食盐水的铁丝)
0
0.4
1.2
3.4
5.6
7.6
9.8
C瓶(沾了清水的铁丝)
0
0
0
0.3
0.8
2.0
3.5
D瓶(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铁丝)
0
0
0
0
0
0
0

(1)B瓶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2)通过这个实验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易生锈?
(3)怎样才能防止铁生锈(至少写出两点具体措施)?

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为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图甲装置实验,过近一个月观察,发现B中铜丝生锈,而A、C中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小林同学得出结论: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接触。

试回答:(1)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2)你认为参与铜生锈的物质还可能有     ,理由是          
                                     
(3)为验证你的判断,可用图中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发现,D中铜丝基本无变化。由此可认为:铜在        条件下难于生锈,故参与铜生锈的物质有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 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 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实验方案】: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


(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