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遗传有关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某植物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基因型为A_B_R_的植株籽粒为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为白色。据此分析:
①籽粒白色的纯合植株基因型有 种。
②将一红色籽粒植株甲分别与三株白色籽粒植株杂交,结果如下表,则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 。(填选项代号)
A.AaBBRr | B.AaDDRR | C.AABBRR | D.AABBRr |
(2)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从基因数目变化来看,这种变化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 。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若F1表现型及比例为 ,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若F1 ,说明T基因最可能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③偶然发现一株黄色籽拉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若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含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染色体(含染色体数)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
如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________(填编号)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⑦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F2矮杆抗病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若让F2中的全部矮秆抗病的水稻植株自由授粉,则所得子代中的ddRR和ddRr的比是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③④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具体步骤如图所示:
①若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利用菜豆细胞内形成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cDNA,
将这些c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储存在受体菌群体内,这些受体菌群被称为菜豆的_________。
②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导入成功的受体细胞,该筛选过程是通过在培养基2中加入_________实现的。
③所得含铁量较高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与野生水稻属于同一物种,原因是它们无_______。
图1表示某人在第一次盗墓行动中由于紧张,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引起的反射过程示意图,A、D为反射弧上位点,B、C为突触;医生担心盗墓人会得“破伤风”,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免疫图示如图2。
(1)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电位变化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图1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A→D,这是由于图中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导致。
(2)在免疫学上,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上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盗墓过程难度较大,耗时较长,盗墓者出现饥饿症状,此时_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使血糖恢复正常。同时大量流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位于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从而使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其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偏高、偏低或不变)。
(3)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5)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Ⅱ.某研究小组中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请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2)图1中,40 ℃与60 ℃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
。
(3)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个,在6h时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
2012年4月,世界首例转乳糖酶基因奶牛“克拉斯”在我国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诞生。2011年5月,科研人员在一头黑白花奶牛(甲)怀孕45天的一个胎儿(乙)中提取成纤维细胞,然后用病毒作运载体把乳糖酶基因转到该细胞中,接着再将该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再在体外将该杂合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丙)的子宫内,283天后,代孕母牛正常分娩,“克拉斯”就此诞生;科研人员预期,“克拉斯”所产的牛奶中,乳糖含量将大大降低,这样的牛奶适合于乳糖不耐症的人群的饮用。
(1)人类婴幼儿时期以乳汁为食,此时小肠上皮细胞是能够产生乳糖酶的,但成年后乳汁摄入很少,尤其在亚洲人群中,乳糖酶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这体现了基因表达在上的差异。
(2)“克拉斯”是否是一头真正的转基因牛,可以对其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的原理是。
(3)“克拉斯”转入的目的基因是,该基因只在细胞中表达。
(4)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丙)子宫内时,必须对丙注射,使其子宫适合于胚胎的着床,囊胚时期的细胞发育为胎膜和胎盘,可与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5)“克拉斯”的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下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本实验SO2-4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40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240株番茄幼苗分成____________组并编号;
第二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将幼苗培养至花蕾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
实验分析与讨论:
结果表明,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