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落实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中,对某省甲乙两县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资料摘要:
甲县某村和乙县某村的问卷调查情况
问题 |
选项 |
甲县某村 比率(%) |
乙县某村 比率(%) |
你在村委会 选举中的态度 |
A.选群众公认的当家人 |
44.3 |
100 |
B.选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
22.3 |
0 |
|
C.不参与,选谁无所谓 |
33.4 |
0 |
|
村里重大事项的决定 |
A.村委会讨论决定 |
32.3 |
0 |
B.村委会说了算 |
43.2 |
0 |
|
C.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
24.5 |
100 |
|
对村党支部和党员的满意程度 |
A.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前 |
66.9 |
——- |
B.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后 |
97.6 |
——- |
|
C.没注意观察 |
2.4 |
——- |
|
村里的财务情况 |
A.公开了,没去看 |
44.5 |
0 |
B.公开了,去看过 |
48.4 |
100 |
|
C.不知道 |
7.1 |
0 |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在问卷调查中,乙县村民参与村务民主管理的具体方式及其意义。(9分)
材料: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作用。
2010年7月5日的《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制约消费率提高的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淡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2010年1月29日,在家电下乡政策全国推广一周年前夕,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0年“家电下乡”补贴品种由试点时的3类(彩电、冰箱、手机)增加到9类(新增洗衣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12个品种。调整了最高限价和限购政策,提高了彩电、空调的最高限价,将原来每户每类下乡产品限购数量由1台调增到2台。据了解,目前农村家电的普及率只达到城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国家实行家电下乡补贴的正确性。
2011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呈上涨趋势。国家发改委主任表示我国还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据调查,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其中,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近年来我国出现“房奴”现象的原因是怎样的?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扩大,这是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压抑,难以有效释放。此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证券投资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也让一些中高收入者财富缩水,收入预期下降,使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意愿受到影响。
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居民的消费意愿受到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