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1)氧化还原法消除氮氧化物的转化如下:
①反应I为:NO+O3=NO2+O2,生成11.2 L O2(标准状况)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②反应II中,当n(NO2)∶n[CO(NH2)2]=3∶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硝化法是一种古老的生产硫酸的方法,同时实现氮氧化物的循环转化,主要反应为:
NO2(g)+SO2(g)SO3(g)+NO(g) △H=-41.8 kJ·mol-1
已知:2SO2(g)+O2(g)2SO3(g) △H=-196.6 kJ·mol-1。
写出NO和O2反应生成NO2的热化学方程 式 。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CH3OCH3(g)+3H2O(g);该反应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4)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g) +2H2(g)CH3OH(g) △H<0。
在容积均为V L的I、II、III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υ(CO)%如图所示,
此时I、II、III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若三个容器内的反应再经过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化学平衡时,CO转化率最大的反应温度是 。
(5)据报道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时,b极上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的过程如图1所示:
某课外小组模拟上述部分过程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制备硝酸(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
(1)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
(2)连接好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3)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
(4)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为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已知:温度低于21.15℃时,NO2几乎全部转变为N2O4,工业上可用N2O4与水反应来提高硝酸产率,N2O4与a气体在冷水中生成硝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500mol/L,c(N2O4)=0.125mol/L.则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若NO2起始浓度为2mol/L,相同条件下,NO2的最大转化率为。
【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B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AB32-的立体构型是,其中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A22-与B22+互为等电子体,B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1molB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C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5)化合物DC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离子化合协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只要求列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
(注:
和
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
(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滤渣
与稀
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混合物
的组成为;在生成固体
的过程中,需控制
的加入量,若
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
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
,至少需要1.0
•
的
溶液
。
(5)
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过滤、洗涤和干燥。
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
对海水中
的氧化。将
持续通入
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
将
氧化成
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
②
③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
=。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为探究
对氧化
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
浓度和体系
,结果见图14和下表。
编号 |
反应物 |
反应前 | 反应后 |
第1组 |
+
|
5.2 |
11.0 |
第2组 |
+
+
|
5.2 |
4.1 |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
升高的原因是。
②图13中的
为。由
生成
的过程能显著提高
的转化率,原因是。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
后,
下降。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
A.
减小 B.
减小 C.
不断生成 D.
增加
(4)据图14,计算3~18
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
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1)化合物
的分子式为,1
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
(2)化合物
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
(分子式为
)可与
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化合物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
,
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
的结构简式为。
(4)由
可合成化合物
。化合物V是
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
催化下与过量
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
。
的结构简式为,
的结构简式为。
(5)一定条件下, 与
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