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M |
|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
|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以下各组离子中,在pH=13.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K+、Cl-、AlO2- | B.Ba2+、NO3-、HCO3-、Br- |
| C.Cu2+、K+、S2-、SO42- | D.K+、SO32-、NO3-、MnO4-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 |
| B.标准状况下22.4 L的NH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有nA个NH4+ |
| C.200 mL的5 mol·L-1盐酸中含有nA个HCl分子 |
| D.1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
将少量金属钠投入下列稀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NaCl | B.NaOH | C.NH4NO3 | D.Ca(HCO3)2 |
关于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钠块,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部分进行实验。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 |
| B.钠加热后先熔化成小球状,这是因为金属钠的熔点较低。 |
| C.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这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
| D.钠块表面若有部分已被氧化为Na2O,充分燃烧后将得到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价态为+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 加入溶液 |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
②过量的双氧水 |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
| 实验现象 |
溶液呈紫红色 |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
溶液变成蓝色 |
则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弱到强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A.I2,H2O2,KMnO4, 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