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草原引入一种野兔,一段时间后,发现其繁殖速度快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黏液瘤病毒可以有效控制该野兔的数量。请回答:
(1)在引入的早期,野兔的种群数量大致呈_______型增长。当野兔种群数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这表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用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种群数量后,草原上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以上事实说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兔属于__________消费者,野兔的摄入量是野兔的同化量与________之和。
(3)若要研究草原中植被的破坏情况,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即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7分)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1)表中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__________,用于培养__________。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
(6)若上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
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____类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相比,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物主要以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
(9分)将酵母分为a、b、c、d四组,用不同方式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呈现____增长,该种群的生长在20h之前处于____期,20h~40h处于____期。
(2)d呈现____型增长。在100h~120小时的增长率趋于____。若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培养,其种群数量趋于____。(A增多 B减少)
(3)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延长,酵母种群的增长率趋于____,其可能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不足和____________积累。
(6分)下图表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
(2)决定②的密码子是 ,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称为 。
(3)在物质④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 。
(4)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 B.肝细胞 | C.成熟的红细胞 | D.肪细胞 |
根据右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此图为 (填“雌或雄”)果蝇的染色体图解,有___ 对同源染色体。
(2)写出此果蝇的基因型 。
(3)此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时,Ⅱ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在 期复制形成两个A基因,这两个相同基因在 期分开,A、a这一对等位基因在 期分离。(填“分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