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疾病,有些遗传病也是伴性遗传。
(2)请在方框内绘出一个最简单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根据该图能排除伴X显性遗传病的可能性。
(3)一对性染色体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孩.则出现该异常的原因是该男孩的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所致。
(4)红绿色盲(B、b)和血友病(H、h)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妻,丈夫两种病都患、妻子正常,若他们的儿子都患色盲或血友病,则该夫妻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5)人类的某对相对性状受性染色体X与Y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若某对夫妇的子女中,男孩和女孩的表现型不同,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_种可能性。
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进行________获得葡萄酒。
(2)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液体密度会逐渐变低(可用密度计测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产出的葡萄酒呈深红色,这种有色物质来源于______。
(4)在甲装置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甲与乙装置中放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5)如果加入的葡萄糖过多,反而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得不到目的产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遇难人员遗体无法确认身份的,事后的遗体辨认可借助于DNA杂交技术,即从遗体细胞与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然后借助DNA杂交技术对遗体进行确认。据此回答:
(1)为了确保辨认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DNA样品,这需借助PCR技术。使用PCR技术的具体操作顺序是:按配方准备好各组分→____________→离心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设计好PCR仪的循环程序→进行PCR反应。
请写出上述实验操作顺序空格中的实验步骤: _______,该步操作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表所示为分别从死者遗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上的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情况进行判断,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_______。
(3)为什么从死者体细胞与死者家属提供的其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的DNA可以完全互补配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工厂生产的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说明。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
请回答以下各题:
(1)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2)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回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
(4)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某洗涤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一种能多次重复使用加酶洗衣粉的设备,他们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尼龙载体上,洗涤完衣物后,经过简单处理,这些酶还可以多次重复利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酶叫________。
(5)除加酶外,很多洗衣粉中还加有香精,高档洗衣粉中的香精都是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目前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答出两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酶洗衣粉中的淀粉酶可以从霉菌中提取。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霉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生物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利用柑橘制作果酒,考虑到柑橘的糖含量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加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发酵阶段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际操作中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适宜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固定化后发酵无菌麦芽汁用来制酒,发酵条件符合操作要求。10天后检查发酵液发现麦芽汁几乎无酒味,发酵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使用的加酶洗衣粉都是一次性的,为节约成本可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称为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该种固定法为____________,而细胞多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固定。
(4)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从红细胞中释放出血红蛋白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纯化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实验目的:
(1)观察加酶洗衣粉在洗涤中的效果。
(2)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温度条件。
实验用具及材料:3个100 mL的三角瓶、镊子、两组恒温水浴锅、若干块沾有鸡血且放置一天的棉布、两种加酶洗衣粉及未加酶的洗衣粉。
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组恒温水浴分别调至40℃和80℃。
第二步:向9个三角瓶中各加水100 mL,将三角瓶分成A、B、C三组,每组三个,向A组各瓶中加入一种加酶洗衣粉0.5 g、向B组各瓶中加入另一种加酶洗衣粉0.5 g,①________。
第三步:将每组的3个三角瓶分别放在20℃室温下、40℃和80℃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第四步:②________。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补全上述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C组三角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生活中衣物上“污渍”的成分分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酶作用特点和温度与酶活性关系的理解,试为加酶洗衣粉编写“使用指南”(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