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疾病,有些遗传病也是伴性遗传。
(2)请在方框内绘出一个最简单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根据该图能排除伴X显性遗传病的可能性。

(3)一对性染色体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男孩.则出现该异常的原因是该男孩的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所致。
(4)红绿色盲(B、b)和血友病(H、h)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夫妻,丈夫两种病都患、妻子正常,若他们的儿子都患色盲或血友病,则该夫妻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5)人类的某对相对性状受性染色体X与Y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若某对夫妇的子女中,男孩和女孩的表现型不同,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_种可能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

温度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请根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坐标中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为验证生态系统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1
各加入等量的水
2
不加河泥
加少许河泥
3
不加金鱼藻
加入等量的金鱼藻
4
加入相同状况的金鱼
5
置于相同光照下
6
置于室温20 ℃条件下
金鱼生存
时间(天)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金鱼存活的时间短,说明了

(3)能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是

(4)3号瓶中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原因是什么?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实验设计思路: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瓶,进行 处理,与3号瓶作对照。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探究: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有哪些?
(1)探究问题: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哪些因素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出假设:光能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你所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
①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放在两个同样的容器中培养。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即除了这一个生态因素不同外,其他生态因素都相同。
②连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该生态系统的情况。
(5)结果和讨论:
①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生态因素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也都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如果该生态缸中没有消费者或分解者,该小型生态系统能保持稳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缸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缸编号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缸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缸比甲缸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缸与甲缸相比,氧气含量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请根据下表所列各种材料回答问题

(1)原理: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 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如:将上表材料中的 制成匀浆,其中的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2)所给材料中适合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是 ,理由是该组织细胞 ;鉴定过程:向试管中加入2ml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适量混匀,然后放入温度为50-650C水中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叫 加热;颜色变化过程是:浅蓝色→ →砖红色,生成的砖红色沉淀物质是
(3)表中适合于鉴定脂肪的最理想材料是 ,鉴定时需将材料切片,并制成临时装片,其过程要用到酒精,酒精的作用是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焦距已经调好,但发现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原因是
(4)适合于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是 ;鉴定过程是:先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