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该规定反映了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近代中国外债情况
款项数目 |
总额 |
|
清政府 |
210项 |
18亿银元:为赔款借款占61%;实业借款占28.7% |
北洋政府 |
633项 |
15.56亿银元:军政借款占64.4%;实业、教育借款占35.5% |
国民政府 |
108项 |
28亿银元:军政借款占86.77%;实业、教育借款约占8.26% |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
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③④
下列对下边中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
货物 |
1843年前旧税率 |
1843年后新税率 |
棉纱 |
13.38 |
5.56 |
头等白洋布 |
29.93 |
6.95 |
二等白洋布 |
32.53 |
6.95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适应了英国对中国输出商品的要求
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
C.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 | D.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
B.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
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
D.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
下列三件手工艺品均是我国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分别产生于不同朝代,其中出现最早的是在( )
A.清朝 | B.明朝 |
C.唐朝 | D.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