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
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 D.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 |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一位同学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有如下表述:“思想界大飓风”,“欢呼三贼罢官”,“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旗为五色,民众笑开颜”。以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 |
B.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对峙、国共合作 |
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诞生 |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这里“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 B.第一国际领导人 |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空想社会主义者 |
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文中“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是
A.平等、独立 | B.和平、独立 |
C.自由、平等 | D.土地、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