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C.以自然法作为理想和指导 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