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
工农业 总产值 |
国家财政 收入 |
国民收入 总额 |
工业固定 资产 |
农业 总产值 |
粮食 产量 |
棉花 产量 |
1956年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966年 |
约200% |
194.4% |
近180% |
300% |
124% |
111% |
161.7% |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地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工业革命开始后,主要的社会思潮是
A.重商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理性主义 | D.人文主义 |
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
拉美独立运动过程中,中南美洲大多数国家人民相互支援配合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 | B.他们由共同的领袖人物领导 |
C.他们有共同的敌人西班牙 | D.他们有共同的组织 |
海地革命爆发时,法国国内正处于
A.波旁王朝专制统治时期 | B.君主立宪派掌权时期 |
C.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 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最主要成果是
A.在世界范围![]() |
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
C.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