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近代中国伴随着“西学东渐”局面的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事实未必就是如此。诸如到19世纪末,洋教势力进一步在中国扩大,一方面,的确也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加入;另外一个方面,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又急剧推动了反洋教斗争的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洋教传入对中国社会触动比较大。对材料中“洋教传入对中国社会触动比较大”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这种触动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某些倾向
B.这种触动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人“入教”的结果
C.东西方文化呈现出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之特征
D.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引发社会触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文艺复兴的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C.镌刻发表在十二块铜板上 D.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该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 该图反映了

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
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