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 )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
B.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C.市场竞争激烈化 |
D.商品结构复杂化 |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
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
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
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
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
1921年4月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这表明苏俄(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
C.采用商品关系发展经济 | D.开始农业集体化 |
美国社会学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文版序》中说;“创立资本主义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文化上的耻辱。”资本主义是“耻辱”的主要依据是( )
①外向扩张性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殖民侵略战争
②过度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经济危机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③私有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更加不公,贫富分化加剧
④社会上物欲横流,出现了严重的拜金主义现象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