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
第一世界 |
第二世界 |
第三世界 |
第一种 |
资本主义阵营 |
社会主义阵营 |
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 |
第二种 |
美国和苏联 |
日本、欧洲、加拿大等 |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都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的新兴政治力量
②都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划分依据
③都以经济军事力量强弱作为划分标准
④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C.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
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A.辛亥革命 | B.二次革命 | C.十月革命 | D.五四运动 |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是指
A.洋务派 | B.维新派 | C.保皇派 | D.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