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分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草原上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春天的时候,牧草由黄变绿,引来了众多捕食的牛羊,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信息,信息的作用是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除此以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包括           和           。
(2)牧民的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可见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            
           。草原植被能放牧牲畜,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部分牧民也会用庄稼来喂养牲口,例如玉米杆加工为饲料喂牛,玉米粒喂养鸡,牛和鸡之间          (“有”或“无”)竞争关系。
(3)“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进入我国后,在野外迅速蔓延,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降低了物种        ,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空1分,共7分)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图像,请分析回答:

(1)该动物的性别是,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对染色体。
(2)图1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图1和2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3)根据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其应该对应于图2中图。
(4)图2中甲图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图2乙细胞所示细胞名称为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图l: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图2:表示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请根据图形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分析,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 ____关系。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______ ____现象。
(2)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____ ___提高,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 ____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根据图2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 _____。有一种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这说明________ 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图乙是基因A或B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a与酶b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 ____
(2)图乙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称为________;图中结构⑤的名称是________;氨基酸②的密码子是________;图中④形成后到达此场所是否穿过磷脂分子________
(3)在基因B中,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提高了油脂产量,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 是某家族患甲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和乙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3表示图2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乙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回答:

(1)从图1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呈现图1中发病趋势的原因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  遗传病进行调查。
(4)已知图2中Ⅱ-6不带致病基因,且Ⅲ-11和Ⅲ-12夫妇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Ⅲ-11和Ⅲ-12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若Ⅳ-13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人群中100个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则生出患甲病后代的概率是。Ⅱ-10个体所患的病属于图1中的     
(5)图3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     ,图3所示细胞的     图可能在图2的Ⅰ-3体内存在。

自然界中,和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净吸收速度,请结合上述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被还原,CO2中碳的转移途径是,发生的场所是
(2) 乙图中d曲线表示(玉米/花生) 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8点到10点,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12点到14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_________ ______
(3)丙图中植物A是(玉米/花生), 如缺乏Mg,植物A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应向
移动。如果把植株A和植株B种植在一个一直给以适宜光照的密封无色玻璃容器中,(植株A/植株B)先死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