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实验
I.(1)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2)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

(1)装置①中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用含HCl 146 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①__________②(填写<、>、=);
(3)上述装置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如下:(装置E中盛足量酸性KMnO4溶液)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A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③依据试管D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

某同学欲用0.1000mol/L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指示剂
滴定管
A


石蕊
(乙)
B


甲基橙
(甲)
C


酚酞
(甲)
D


石蕊
(乙)

(1)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上属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滴定时应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直到加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颜色由 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
积为_____ mL,已知V(NaOH)为25.00ml, 则c(NaOH)= _____
(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根据3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的c(NaOH)偏低,可能是下列哪些操作引起的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

Cl2O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熔点-116℃。实验室可用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下(图Ⅰ):

回答下列问题:
(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2。请模仿“图Ⅱ”在“图Ⅰ”A处补画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B中试剂a应选用(填下列序号字母):
a.CCl4 b.饱和NaCl溶液 c.浓H2SO4d.饱和NaHCO3溶液
(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的物质Cl2O,该物质常温下为气体,方程式为:
Cl2+Na2CO3+NaHCO3+NaCl+Cl2O
(4)对C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的橡皮塞、过滤装置。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二: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静置。
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
步骤三:



步骤四: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探究固体产物成分(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虚线框图C的气体收集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3)反应停止,待B管冷却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28.8g。再向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并进行如下实验:

试剂a的化学式是,试剂b的化学式是;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请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首先提出假设。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假设2:
为了对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实验方案是
(5)根据所给数据,可计算出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