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I2可溶于KI形成KI3,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 I2+I— |
|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CO3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HCO3-)>c(CO32-)>c(OH-)>c(H+) |
| C.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将等体积的浓度为1.0×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浓度均为1.0×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产生 |
| D.25 ℃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
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C.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 D.稀硝酸与氢氧化铝反应 |
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 |
| B.因它含有钾与硫酸根,故KHSO4是钾盐 |
| 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 |
| 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 |
2010年4月我国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如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 B.定溶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 C.原容量瓶洗净后为干燥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
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②东方明珠夜景③树林中的晨曦
|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只有③ | D.全部 |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 |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