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将NaOH溶液滴入该溶液中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证明溶液中有N![]()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该溶液中存在S![]() |
C |
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证明Cl2的还原性 |
D |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
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 |
X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0族 | B.第三周期VIA族 |
C.第三周期VIIA族 | D.第四周期IA族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F- 的结构示意图:![]() |
B.H2O的电子式:![]() |
C.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 = Fe3+ +SO42ˉ |
D.CH4的球棍模型:![]() |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物质是
A.H2O 和 H2O2 |
B.35 Cl和37 Cl |
C.氧气(O2)与臭氧(O3) |
D.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B.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
C.第ⅠA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
D.可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
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4mol/L,则ν(C)为
A.0.06mol/(L·s) B.0.12mol/(L·s)
C.0.6mol/(L·s) D.1.2mo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