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中有孔子和学生宰予对此的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的是

A.中庸人和 B.神本文化
C.以德治国 D.孝悌之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924年,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到“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这说明

A.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民生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色彩
C.孙中山推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

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曰“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作者渴望优雅恬淡的生活,寄情于花草
B.说明江南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反映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势明显
D.反映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的思想压抑局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