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推动这一“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金融中心的转移 D.中国市场的扩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造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

(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 1902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 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 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
D. 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