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张鸣说:“为什么没有人利用天主教来叛乱呢?因为天主教是本教,普通信徒对教义是不能随便解释的,《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皇手中。但是新教就无所谓,……每人都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圣经》,这样必然会产生对教义的不同解释。”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对新教描述的是( )
①《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②因信称义 ③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④新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国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以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
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丙:《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丁:《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曾这样概述:“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对此表述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英帝国曾辉煌一时 | B.此种现象主要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
| C.“新的太阳”喻指美国 | D.此事应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 |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地揭示出( )
| 时代 |
原始社会 |
农业时代 |
工业时代 |
信息时代 |
| 生产力发展 的平均速度 |
每万年提高 1%~2% |
每百年 提高4% |
每年提高 3%左右 |
每年提高 10%左右 |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 B.社会生产力呈匀速上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出现商业革命 |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开辟了新航路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得利指出:“在古籍中并不乏有关(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记载,但我们可以说,引发商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的现象多,是因为唐宋对“市”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突破 |
| B.“营商致富的动机”包括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或用于子女科举入仕 |
| C.“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指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
| D.造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