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历史,反映着现实。
上图是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创作于1768年的油画《空气泵实验》。画面整体呈现暗色,画面正中亮色部分描绘了一场实验。抽空了空气的玻璃杯中,小鸟已经奄奄一息。实验者正在仔细观察实验的结果。他的家人和朋友围绕周围,其中一位朋友平静地向一位妇女及其女儿解释眼前的情况。妇女用手遮掩着眼睛,不忍观看,女儿紧紧靠拢母亲眼睛望向空中。坐着的男士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正在观看实验者的操作。站着的年轻人面带喜色,似乎理解了实验中的道理。
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启蒙运动。请结合所学,从创作时代、画面内容和明暗喻意三个方面论证此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掷铁饼者》《阿芙洛狄特》苏格拉底柱像
(1)三幅图反映的辉煌成就属于那个地区?属于何种文明形式?她创造的哪些人类文明成果影响至今?
材料二 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之夜,已经永久铭刻在中国文明发展的青史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这个夜晚见识了中华文化的悠远浩大,领略了五千年民族的历史厚度,感受到深厚的人文积淀焕发的艺术光彩。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就是宣传中国现代化建设理念和五千年文明的巨大舞台,并且是面向世界的。
我特别注重开幕式体现的中国文化的自信。过去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缺乏自信,往往迎合外国人口味。如爱用《茉莉花》歌曲,因为这首歌在歌剧《图兰多》里用过,外国人熟悉。其实中国有很多“茉莉花”,但我们怕别人不懂,所以不敢用。这次则是以我为主,无论是武术、风筝、飞天、昆曲、木偶、孔子《论语》、三千弟子求学等,将中国文化的精华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尤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体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相信通过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开幕式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题。童声唱《歌唱祖国》,56个民族的儿童护送国旗,郎朗陪伴一个小女孩弹琴,传达了人类社会热爱儿童的共性。
(2)请结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对人类文明作出哪些重大贡献(传统文化)?
材料三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盛赞:“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闭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用满腔热情兑现了庄严的承诺,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留下了巨大而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体育运动的盛会、和平的盛会、友谊的盛会。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原因有哪些?
(13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其中,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下面图片:
![]() |
|
|||
|
|||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引自余秋雨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稿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述字母文字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发展规律。
⑵材料二中所指的是什么文字?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种文字?
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材料一: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 |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①,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③”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阶值④。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⑤。
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字,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⑥。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⑦。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回答: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1分)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1分)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1分)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1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5)材料三和材料四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在答案纸上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4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汴京粱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2分)据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