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这里所指的“法”主要是指( )
A.永恒的法律条文 | B.民主科学的精神 |
C.进步的法律观念 | D.公平正义的契约 |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
B.增强综合国力 |
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
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
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 |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1921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美国人。哈默之所以能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计划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