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关于人体稳态及调节的相关问题,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______________进行信息交流;人体免疫主要由免疫系统调节,同时也受到___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2)据图乙abcd过程分析,睾丸酮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
平均年龄 |
吸毒史 |
吸毒量 |
LH(mlu/mL) |
FSH(mlu/mL) |
睾丸酮(mlu/mL) |
吸毒者 |
23岁 |
4年 |
1.4g/d |
1.45 |
2.87 |
4.09 |
健康人 |
23岁 |
- |
|
4.66 |
6.6 |
6.69 |
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请填图中字母)。
2.社鼠出生30日后即可发育成熟。研究着调查统计了某岛屿社鼠种群年龄结构、种群数量和性别比率,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分析2010年社鼠繁殖的最高峰月份是_____________。
(2)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影响种群数量。
(3)分析2010年9月年龄结构中没有未成年个体,其年龄组成类型可能是_______。
2010年10月种群数量却出现了增长,据图2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社鼠的天敌是黄鼬,请在图中画出黄鼬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
截至2011 年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约15.4 万,当年新感染4.8 万,死亡2.8 万。2011 年1 至10 月的检测结果比去年同期超出16.5%,检测发现感染者和病人6.1 万人。值得警惕的是当前我国艾滋病感染几乎波及所有人群,特别是60 岁以上“艾滋老人”和20 出头的“艾滋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图示艾滋病病毒的侵染过程,请结合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HIV正在侵染人的_____细胞,使人由于免疫系统
的功能缺失,而发生恶性肿瘤死亡。
(2)图中②过程称为__________,所需的原料是。
(3)④过程称为______。
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含量明显降低的激素,该过程
属于调节。
(2)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图中 和来实现。(用序号作答)
(3)饭后3—4小时,极体通过分解和转化过程使血糖含量仍保持相对稳定。
(4)当某种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中能特异性识别它的细胞有。
(5)机体稳态的维持是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6)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7)a细胞对③过程的作用是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8)若X是甲型H1N1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填字母)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7月9日河南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休息,然而50多岁的赵某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看到他。当在玉米地发现他时,他已经死亡多时。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青年男子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在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的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觉得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昏迷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材料一、二的两种情况都发生在_____________天气。在这种天气情况下,人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估计,赵某身体的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高某的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能反映高某(b)和赵某(a)内环境渗透压变化趋势的是()
(4)若人在大量出汗后不感觉口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赵某的死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的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中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_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
有一实验现象:将生理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给单侧光照,乙组不给光照。同样培养一段时间后,甲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乙组胚芽鞘则直立向上生长。请简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结果能证明胚芽鞘具有的生理特性。
(2)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式与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有关。甲组受到单侧光照后,胚芽鞘上部生长素的分布特点是,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而使其向光弯曲生长;此时乙组未受到光照,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可能分布,因而导致其直立生长。
(3)作为对照,若要使乙组同时也受到光照,应如何设计乙组实验装置?请将你设计图画在右边的方框内,并简要说明设计要点:
(4)本实验反映了植物普遍具有的。这一适应性特性,其适应意义是:有利于植物接受而更好地进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