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
(2)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钠溶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3)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一般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请写出三种能鉴别这两种物质的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 。
(6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 ▲。
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 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上图中 ▲装置,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用10m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mL。
(6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 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化学方程式为 ▲。
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 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用上图中 ▲装置,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用10m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mL。
(6分)现有六种物质:①酒精 ②明矾 ③不锈钢 ④聚乙烯塑料 ⑤碳酸钙 ⑥纯碱。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炊具的是 ▲(2)用作实验室燃料的是 ▲
(3)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的盐是 ▲(4)用作补钙剂的是 ▲
(5)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6)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28层高层公寓起火。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被大火包围,楼内有不少居民没能及时撤离。
(1)助长火势的元凶是:着火建筑周围搭满的脚手架,违规包裹了大量易燃的尼龙(聚酯乙烯)织网、踏板为可燃的竹片板、使用聚氨酯[化学式:(COONH)n]泡沫等易燃材料作保温材料,以致火灾迅速向及周边蔓延。尼龙、聚氨酯材料属于▲材料(选填:“金属”、“天然有机高分子”或“合成有机高分子”);聚氨酯在燃烧的时候会大量释放有毒烟气,其中一种成分可以很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这种气体是▲。
(2)此次大火约有100多人伤亡,其中大多数人是因窒息所致,导致窒息的原因是▲;一些居民为逃离现场而击碎窗户玻璃,玻璃破碎的迅间,室内的火势反而增强的原因是▲;一些居民慌不择路,从10多层的高楼沿高温的脚手架跳下,造成严重的烫伤和摔伤,若你在现场,你选择的逃离方式是▲。
(3)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外墙保温材料,其保温效果好,但阻燃效果很差。Mg(OH)2是一种新型环保的阻燃剂,可以添加到聚氨酯材料中增加其阻燃性,它在受热时(340℃-490℃)发生分解,产生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活性MgO。该化学方程式为▲;Mg(OH)2的阻燃原理是▲。
A、B、C、D、E五种物质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连线表示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且A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B溶液的pH<7,实验室常用它制取A或H2;而D常用于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固态A的俗名是▲,固态E的俗名是▲;
(2)用D检验A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