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了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将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20℃,可析出NaOH固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变成(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元素,上述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我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③;
④;
⑤。
根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研究中,有下列仪器可选用(铁架台、导管、橡皮塞等已省略)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你选用的药品是。
(3)根据选用的药品,设计一套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选用的仪器是(填编号)。
(4)检查你所设计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5)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比较好的方法是用。
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图下面的相应的空格内:
A;B;C
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请你举出两个这样的实验,并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必须遵循操作顺序的实验 |
先做什么 |
再做什么 |
示例:点然氢气 |
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
后点燃氢气 |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各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的类型.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